Freerider 呢個詞有兩個 r,可唔可以當 r 係粵語嘅音?
TLDR: 掃到最底你就知
--
話說最近有首歌叫 freerider⋯⋯
不過首歌同今次個post係無關嘅。
我知道好多人期待我俾個簡單嘅答案,一個 yes 或者 no。不過呢個問題並唔係咁簡單。首先我俾兩個例子你哋。
- 想像一班喺香港讀國際學校,講英文嘅人。佢哋唔識粵語,住嘅地方看更都識講英文,不過佢哋學識咗一個粵語詞,「靚仔」。佢哋係英文嘅單語話者,但係講「靚仔」嘅時候,就算啲發音鬼鬼哋,都唔會講做「𡃁仔」,因為高音咗對方就聽唔明。某程度上佢哋因為一個詞,令佢哋產出到一種聲調嘅差異。我哋會唔會話,「聲調」成為咗佢哋英文嘅音系一部份?會唔會話因為有一個用聲調區分嘅借詞,英文就變成一個有聲調嘅語言?
- 另一個情況,喺澳門嘅普通話人,見到「氹仔」呢個地名唔識讀,由於第一個字喺普通話冇,據講有啲人會模仿粵語嘅讀法,讀成合口嘅 [tam]。對於呢個澳門普通話人群體,我哋可唔可以話音節用 m 結尾係佢哋嘅音系一部份呢?
以上兩個情景並唔係完全虛構,而係實際上每個語言接觸都有可能發生嘅事。提出以上兩個例子係想大家反思「點先至係自己音系一部份」。上面嘅情景都係個別例子,只得一個「古怪音」,大家大可以當估孤例。若然係有堆英文人學咗一千個粵語詞,仲持續用喺自己嘅英文入面呢?呢件事冇乜可能,或者係因為 neoimperialism?香港嘅英文人根本就唔學粵語。
相反就好普遍:粵語入面有成千上萬嘅英語詞,而處理拼寫方案嘅人,一直都好頭痕,唔知當唔當佢哋係粵語音系好。今次傾嘅並唔係單純係假設性問題,而係粵語建設拼寫標準嗰陣會遇到嘅問題。如果個個粵語人都識講「free」呢個詞,噉「fr」係唔係就變成聲母(音節頭)嘅成員呢?換句話講,我哋想問應該用咩準則去衡量一個語言特徵「係」抑或「唔係」屬於一套音系。
開始討論之前我定義咗個問題先:如果某個音系特徵 x 喺原本嘅音系冇,但係喺 Ls(source language 來源語) 借入 Lb (borrowing language 接收語) 嘅借詞入面出現,我哋點樣決定佢係咪進入咗 Lb 嘅音系。我哋試下逐個方法去諗。
(一)語言材料有出現嘅特徵就係音系一部份
即係如果一個讀法可以喺語言入面出現,係咪就可以當係音系嘅一部份呢?
文章開頭兩個情景就係「勉強有出現」嘅情況,但係相信大部份人都唔會當個別例子會係音系一部份。因為叫得做「系」,應該係成體系噉出現,唔會全個語言千千萬萬個詞都冇,只得一個詞有。所以肯定唔可以講「有出現」=「屬於音系」。
(二)母語者聽得出分別
感知上聽到分別嘅聲音好多,例如震脷呀、彈脷呀、clicks 呀呢啲,發音好有特色,正常人聽過就印象好深刻。但係唔可能話噉又係音系一部份。同時有好多對立,母語者係聽唔到分別,好似話「意義」呢個詞嘅發音,分開讀好多人聽得好差,但係放埋一齊又會讀得啱。有啲邊綠啲嘅發音,好似話英文表示鄙視嘅「tsk」係一個click,個個都聽得出,但係呢個音會俾人當係英文以外嘅嘢,唔係語言嘅一部份。
(三)有得用字寫出嚟就係音系一部份
如果係拼音文字寫得出,都算係代表個文字處理到呢個狀況。但係文字同音系並唔係一一對應嘅關係。前者總會有啲彈性,可以隨時加一兩個字母噉。倒返轉拼音文字就係設計出嚟按音系書寫。所以唔可以倒果為因,用返書寫系統、正字法去估返乜嘢係喺音系入面。
(四)韻書作準,有傳承嘅就係音系一部份
韻書嘅音系同今日嘅語言可以好大出入,而呢啲變化可能一代人嘅時間就已經出現。所以韻書有唔代表音系有(好似香港粵語就冇再分精照),韻書冇唔代表一定冇(例如韻書冇上升調嘅入聲);一啲特徵韻書有,日常語言有,都可能係一個由有到冇再變返有嘅過程。總之韻書喺呢度用唔着。